提起恐龙时代,人们往往会想到树木参天的热带雨林、动物们互相追逐竞技的神秘法则,到处都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实际上,人们只能够根据考古发现去还原当时的情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恐龙时代的真实情况也渐渐展现出来,完全突破了人们的认知。
同时,人们不禁思考,人类文明只存在了几百万年就进化到了科技时代,恐龙主宰地球亿万年为什么没有升级成为文明呢?科学家认为,这三种因素值得深思。
首先,恐龙生活的时代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安逸舒适。虽然当时地球处于富氧状态,动植物们的各项生理机能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恐龙也凭借着体能和本能的双优势成功占据霸主地位。但实际上,科学家们发现动物们的体形越大,就需要更多的能量补给。
以霸王龙为例,他们的捕食能力较强,动作更加敏捷的同时,也需要更多的能量支持,于是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寻找食物,也就很少有机会能够专注进化。
其次,恐龙缺乏向智力型发展的重要基因。人类走向文明的道路完全是出于偶然,有观点认为是火的偶然使用导致人类开始思考,并且以此加工食物使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从而为大脑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能量补给,为以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而恐龙没有遇到类似的情况,它们的大脑始终以极慢的速度进化,以至于亿万年中并没有取得较大进步。如果环境恶劣或者天敌众多,或许也能够从其他方面促进恐龙的发展。
最后,生物的脑容量也是影响它们产生文明的重要条件。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人类的脑容量几乎是所有生物中最大的,所以虽然恐龙的体形远远大过我们,但它们的脑容量不及人类的1/30,完全不足以产生文明。
这些动物都缺乏第二信号系统,无法进行有效的思维活动,也就不会产生类似的文明了。加上智商的来自于不断实践中的扩展,恐龙每天重复简单的活动,很难能够开发大脑。
总而言之,发展出文明同样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人类走到今天也离不开各种有利条件的支持,我们同时也要感谢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在亿万年的时光里,推动着我们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