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在线 互联网 中芯国际营收3000亿,20年前业务仍赚钱,CEO:敢与任何公司比较

中芯国际营收3000亿,20年前业务仍赚钱,CEO:敢与任何公司比较

身为大陆芯片制造水平的天花板,中芯国际的发展一直都牵动着国人的心,如今创下高额营收,更是鼓舞了公司的士气,其C…

身为大陆芯片制造水平的天花板,中芯国际的发展一直都牵动着国人的心,如今创下高额营收,更是鼓舞了公司的士气,其CEO直言敢跟所有芯片制造企业做对比。

这么有底气,中芯国际究竟有多牛?

要知道中芯国际不仅是国内的芯片制造商,它更是国内发展规模第一,工艺水平第一的企业,一年的营收高达270亿人民币。

而达到这些成就,中芯国际花了20多年,可以说中芯国际的发展历程就是国产芯片崛起的写照,如今中芯国际研发的成熟芯片已经是业内的佼佼者,甚至二十年前研发的芯片如今还拥有广泛的应用市场。

中芯国际营收3000亿,20年前业务仍赚钱,CEO:敢与任何公司比较插图

为了提前做好准备,中芯国际今年上半年在中低端芯片市场中稳扎稳打,投入200多亿人民币用于扩充成熟工艺的产能,同时也在备战顶尖芯片的研发计划。

在去年扩充的晶圆产能,预计会在明年实现量产,并将达到月产能4万片的目标。得益于这些强大的发展实力,中芯国际的CEO赵海军自豪地表示,跟其他任何企业相比都不会差。

这样自信的企业跟其他巨头相比如何呢?

同为中国企业,被拿来跟中芯国际作比较最多的就是台积电了,一个是大陆芯片制造的天花板,一个是台湾乃至世界芯片代工巨头,两家中国企业的发展规模却略有差距。首先从营收方面来看,台积电的年营收额高达3000亿人民币,而中芯国际只有270亿,差距将近十倍。

其次就是工艺制造水平,台积电的芯片制造水平在世界享有盛誉,最顶尖的5nm芯片早已实现了量产,如今正在跟韩企巨头三星竞争3nm芯片的工艺,甚至还传出了进军更高工艺水平的消息。

中芯国际营收3000亿,20年前业务仍赚钱,CEO:敢与任何公司比较插图1

反观中芯国际,长期致力于65nm和55nm工艺芯片的量产,近年来更是转战28nm芯片,虽然工艺水平有所提高,但跟台积电仍具有不小的差距。

不管是营收还是工艺水平,中芯国际都显得稍逊一筹,为何还敢跟任何一家企业相比呢?

要知道中芯国际是大陆企业,发展芯片的各方面处处受到技术和设备材料的困扰,不仅没有顶尖的EUV光刻机产品,还缺乏相关的技术指导,更要命的是连制造芯片的材料光刻胶都一度被国外企业所垄断。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中芯国际依旧冲破重重阻挠,实现了对成熟芯片工艺的彻底把握,甚至在国内市场拿下了90%的市场份额。

再看台积电,且不说成立时间比中芯国际早,就连生产芯片的设备都是国际最顶尖的,更别说材料技术都一应俱全了。这就好比同样的两个赛车手,一个开的顶配跑车,另一个则是老旧的二手车,起点不同,环境不同,发展结果自然也不同。

中芯国际营收3000亿,20年前业务仍赚钱,CEO:敢与任何公司比较插图2

因此中芯国际能够奋起直追,取得当下的成绩已经实属不易,如果将台积电放置到中芯国际的发展环境下,恐怕还发展不到这样的水平。

那么中芯国际有可能实现对台积电的反超吗?

由于台积电拥有顶尖的设备和工艺,而中芯国际又被美企所打压,因此短时间很难实现反超,但是这并不代表中芯国际会一直落后。

面对世界芯片短缺的情况,诸如台积电等企业纷纷对芯片价格进行上调,涨幅一度高达30%,中芯国际凭借对成熟芯片的把控,又加上产能的不断扩充,未来将在芯片涨价潮中获取更高的营收利润。

中芯国际营收3000亿,20年前业务仍赚钱,CEO:敢与任何公司比较插图3

而且今年第一季度,中芯国际的客户多出一些“不速之客”,其中不乏高通和AMD等企业,由于三星遭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高通芯片的产能出现下滑,为此高通不得不转而寻求其他代工厂的帮助。

台积电产能已经爆满,难解高通的燃眉之急,因此高通才选择了中芯国际,试想如果中芯国际没有一定的实力,又怎能入高通的眼。

希望中芯国际能够趁着芯片短缺和美企求助的契机,实现营收的飙升和企业口碑的积累,为将来获取更高成就提前做准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站长在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s-zx.com/39562.html

作者: 小蜗牛

广告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Q微信841909564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190956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