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被称为工业时代的粮食,是智能电子设备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半导体芯片领域,美国掌握着大量的基础技术和专利优势,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像台积电、ASML这样的代工巨头、设备巨头都离不开美系技术和配件。
所以,华为在5G领域打破美企“霸主”地位之时,老美便滥用支配地位,实施芯片禁令,并限制台积电、ASML等美系企业的自由出货,以对华为等中企形成密不透风的“围剿”之势。
在无芯可用的情况下,华为等国产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不过,好的一方面是,此次芯片“卡脖子”之痛,却让我们彻底认清了核心技术自主的重要性,并大力投资半导体芯片产业,以早日冲破封锁、实现芯片国产化。
在全球缺芯的大环境,国产企业发展提升芯片技术、产能的主流方法有两个,第一是:自主研发,投建晶圆厂,比如中芯国际以及初入芯片制造行业的华为等等。第二是:投资或者收购其他芯片企业,比如华为旗下啊哈勃,两年内投资了约40家国产半导体企业。
而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则是通过对英国最大半导体企业NWF的收购,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国内芯片市场的推进。
尽管NWF表现上看起来是家负资产的芯片企业,但它早在1982年就成立了,在汽车领域拥有着大量的芯片专利以及半导体核心基础技术,其8英寸晶圆产能最高时可达到35000片每月。NWF的技术和产能,都是国内芯片市场所急缺的。因此,对安世半导体来说,这几乎是一场“稳赚不赔”的收购。
值得强调的是,NWF在被收购之后,就突然电话告知美企iDEAL:双方终止合作。
对此,外媒表示:NWF被中企收购后,在没有提前通知的情况下,就迅速断供美企iDEAL,这或许就是反制的开始。因为,近几年老美在芯片问题上对华为等中企的封锁实在是太过了。
事实上,安世半导体之所以能顺利完成对英国芯片巨头NWF的收购且持股100%,与全球芯片格局的改变不无关系,欧洲的态度就是最好的证明。
众所周知,在出口管制规则之下,老美仅仅只是给高通、英特尔等美本土企业发放了供货许可,而同样受到芯片禁令影响的欧洲半导体,虽然也递交了供货许可,可却一直被无视,只能白白的承受损失。这也让欧洲芯片产业看清了问题的本质:看似是针对华为等中企的芯片禁令,实则指向的是所有非美尖端企业。
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世安半导体对NWF的收购会进行得这么顺利,因为没有人想看到全球半导体市场成为老美的“一言堂”。
其实,除了欧洲市场之外,台积电、ASML对国内芯片市场的态度也发生了180度大转弯。这么快的反转,或许是一直占据主动的老美也万万没有料到的。
首先,在全球缺芯的情况下,已经确定在南京扩厂的台积电选择让步,取消了芯片代工涨价的决定。
其次,ASML虽然最终还是决定赴美,可却保留了在国内市场的投资,并将它的研发中心、“追光实验室”公开透明的向国内市场开放,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掌握光刻设备的技术原理。
还有就是富士康的回归,在海外建厂尝到失败滋味的郭台铭,如今决定在国内市场代工芯片,并买下了首台国产光刻机,还扬言要“全包华为芯片”。很难想象,作为苹果的“御用工厂”,曾经嘲讽“中国市场离不开富士康,且富士康这些年是在给大陆赏饭吃”的郭台铭,为何会突然醒悟。
以上种种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中国芯”的日渐强大!
在我们既没技术、又没办法造出产品的时候,很多巨头都是要么涨价、要么封锁,但当我们拥有一切时,许多”示好”都不期而至。
可以预料,物美价廉的中国芯,未来必然会成为全球市场的主流,而以出口为主的老美,它制造的高价芯片,烂大街或许也不会再有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