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几家科技公司一直在寻求减少对中国制造产品的依赖。苹果、谷歌、亚马逊、戴尔、微软的供应商在向亚洲邻国比如越南、马来西亚、印尼、印度等国的扩张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和当地工程人才的缺乏正在减缓这种转变,更多的厂商重新开始依赖中国企业。
2019年,在中美贸易摩擦期间,有许多报道称,全球科技巨头正在探索远离中国、最佳保护其经济利益的选项。他们的主要目标是将尽可能多的制造业从中国转移到印度、越南和墨西哥等国家,这些国家的劳动力更便宜,生产出来的产品不需要缴纳过高的进口税。这种思路也得到了富士康等大制造商的支持,他们认为中国不再是“世界工厂”,纷纷开始在国外投资建厂。
但是这个过程远非一帆风顺,亚马逊(Amazon)和苹果(Apple)等公司很快就在越南和印度等国就遇到了不公平薪酬和童工等问题,此外还有一系列难以克服的政治障碍和供应链瓶颈。随后,全球新冠疫情爆发,科技行业越来越依赖中国。如今一年多过去了,新的德尔塔变异毒株疫情仍在影响科技公司及其关键供应商将生产转移到越南和印度等地的能力。
据《日经新闻》报道,苹果将开始在中国而不是越南生产AirPods。与此同时,尽管中国劳动力成本更高,谷歌和亚马逊将采取同样的做法,大规模生产Pixel 6智能手机和各种智能家居设备。其他公司可能也会步他们的后尘,重新评估东南亚国家应对严格的边境控制和当地封锁的风险,以及一些供应商可能使用强迫劳工的可能性。
他们的主要担忧之一是,在印度和越南发展新的供应链和建设更多的产能需要工程人才,而在当地很难找到这些人才,并且由于疫情引发的旅行限制,更难以引进。结果,这些公司只能生产这些公司在其他地方生产的同类产品无法转产其他产品,这使得这些国家的竞争力下降。例如,苹果公司不得不推迟将部分MacBook和iPad的生产迁往越南的计划,而其他任何一家计划在越南生产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公司可能都是如此。
分析师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官员们最终将放宽限制,不过在此之前,中国似乎还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其“世界工厂”的头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