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手机正在“消亡”吗?
任何事物,终将消亡。
在4G技术的带领下,手机逐渐由功能驱动向智能驱动发展。全球手机出货量也逐年攀升,到2017年达到顶峰后开始一路下滑。
手机出货量出现下降,同时款式以及数量都在同比减少。从2012年开始,我国智能手机新机型也保持逐年下降的趋势,从2012年3905款新机型下降到2020年仅上市462款新机型。
新的科技创新产品已经悄然出现,未来会不会出现空间投射屏手表等新的终端产品来蚕食智能手机市场,智能手机的未来是否会重蹈PC的覆辙?一切还犹未可知。
手机在消失吗?
执着:马斯克要和摄像头死磕到底
特斯拉AI日上介绍的所有技术似乎都隐隐传达着一个信号:即便越来越多的车企采用激光雷达技术实现自动驾驶,马斯克依旧要特立独行,势将「纯视觉路线」进行到底。
在特斯拉的汽车中,每辆车装有 8 个摄像头,每个摄像头获取原始输入后能创建不同的分辨率,用于不同的功能和目的,最终这些信息会被输入到复杂的神经网络中,生成对自动驾驶有用的附加信息。
马斯克认为,毫米波雷达不擅长描述物体的缺陷是几乎不可能弥补的,而摄像头不擅长探测距离的缺陷却是可以弥补的。为了「一步到位」,马斯克丝毫不考虑将激光雷达安装在特斯拉上。
马斯克:我信摄像头,我要死磕到底
前景:超快充,能为“电动爹”正名吗?
充电时间长、充电条件不确定,是电动汽车的通病,一个交通工具,受补能限制,工具效率不能充分发挥,遭受诟病在所难免。
补能效率低成为阻拦电动汽车市场爆发的一道高墙,行业共识之一就是推广大功率超快充技术。特斯拉的V3充电桩是行业技术先锋,最大充电功率在250kW,但充满一台车仍然需要1小时左右。而由中国和日本推广的ChaoJi超快充方案,则可以将乘用车的充电功率提升到400kW,用于商用车的充电功率更是能增加到900kW,充电时间可以大幅缩短到10分钟以内。
理想汽车CEO李想说过,400kW超快充技术的实现,要匹配两个前提条件,一个是能够快速充电的4C倍率电池,另一个就是电动汽车的电压平台达到800V。
超快充,能为“电动爹”正名吗?
解码:“元宇宙”能否拯救Facebook?
Facebook一直在寻找自己的第二增长曲线。
元宇宙的主流定义是“网络化的虚拟现实”,通过AR和VR技术,用户可以创建真正的“平行宇宙”。在扎克伯格眼中,“元宇宙”是互联网的下一步进化,元宇宙的核心动力,则是通过VR技术带来的体验与改变。
有趣的是,想要在接下来5年变成元宇宙公司的Facebook,其刚成立不久的“元宇宙”部门仍是在VR业务之下。尽管扎克伯格屡屡强调,“元宇宙不仅仅只是 VR,也包括 PC、移动设备和游戏主机。”但从组织构架来看,Facebook的“元宇宙”,也只是VR业务的崭新包装。
“元宇宙”能否拯救Facebook?
真相:揭秘富士康进军汽车制造行业内幕
长期以来,富士康都有进军汽车制造行业的雄心,该公司正计划在美国和泰国建立整车组装工厂,并在欧洲寻找生产汽车的地点。
富士康帮助成立了MIH联盟,旨在为电动汽车开发可能挑战传统汽车制造商的新技术和标准。MIH联盟已经吸引了1800多家公司,包括高通、微软和世界上最大的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
许多分析师认为应谨慎对待富士康的雄心,因为汽车的开发周期比消费电子产品长得多,建设汽车生产线也不同。
能造iPhone就能造电动汽车?揭秘富士康进军汽车制造行业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