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款初生的国产操作系统,生态建设是鸿蒙系统(HarmonyOS)最刻不容缓的事情,这需要大量第三方品牌支持,让更多设备采用该系统。那么谁最支持华为的鸿蒙系统?
从目前已公开数据信息来看,美的可能是国内最支持华为鸿蒙OS的家电厂商。根据美的8月30日公布的半年报来看,截至2021年6月,搭载华为鸿蒙系统的美的家电产品已达到102款。与此同时,在报告期内,美的消费电器营收增长了22.49%,上半年营业总收入达到1748 亿元,其中空调业务收入再次超越格力。
图源美的集团2021年中报
美的为什么如此支持华为鸿蒙OS?
此前上汽董事长陈虹在股东大会上直言,不会接受华为提供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因为这样会失去“灵魂”,成为空洞“躯体”。那么美的同样作为行业领头者,为什么对华为鸿蒙OS如此支持呢?难道美的不怕变成空洞的“躯体”?
实际上,美的如此激进地支持鸿蒙OS可能是源于对未来的一种焦虑。
2020年,美的成为首批接入鸿蒙生态的家电厂商,而在同一年,美的空调业务营业收入首次超越格力。但站在山巅之后,美的反而愈加焦虑,因为随着空调等家电产品进入存量时代,与之高度相关的房地产也进入下行通道,同时受到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由空调等白色家电带来的行业红利逐渐见顶。
财报显示,2019、2020、2021年上半年美的空调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32.08%、24.20%、20.85%,而隔壁格力也面临相同的问题。
为什么国产家电产品的利润越来越薄?仅仅是因为市场饱和了吗?
其实这并不是单纯的市场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家电产品的技术门槛越来越低,导致产品越来越同质化。从家电商场逛一圈,我们可以发现同类型的家电产品无论外观还是功能,几乎一模一样。任何行业如果出现严重的同质化,那么竞争就会陷入成本和价格的竞争,谁卖得便宜,谁就能成为行业老大。
但是单纯比拼价格,无法为企业带来高收益,也会使行业竞争陷入泥潭,失去技术创新活力,不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当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打造产品差异化成为最重要的事情。如果没有差异化,智能手机就不会脱颖而出,也许我们现在还在功能机时代。
那么如何打造产品差异化?行业的普遍选择是智能化。
事实上,无论是美的还是格力,早在多年前就在积极打造自己的智能家居生态体系,开发了能够控制所有家电的手机APP。然而在实际运作中却出现了非常尴尬的情况:几乎没有哪个家庭的家电设备全都采用同一品牌,因此用户必须下载三个以上的不同APP来控制家里的所有设备,这给用户带来极其割裂的体验。另一方面,传统家电厂商更偏向硬件,对智能化软件并不拿手,因此体验上也一言难尽。
而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ICT企业,拥有芯片、硬件、软件、云服务以及全场景的全栈能力,这种全栈能力可以说是国内独一份。而华为的愿景就是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因此智能化对于华为来说,正是老本行。
鸿蒙如何帮助美的实现智能化?
华为此前推出了一套“全屋智能”系统,包括1台搭载HarmonyOS中央控制系统的全屋智能主机,还有两张网络,其中一张网络支持鸿蒙Mesh+无缝漫游技术。另外这套“全屋智能”系统还支持N个可扩展鸿蒙智联生态,其中就包括美的的各种家电产品。
华为“全屋智能”系统如何工作呢?
举个例子,当家中的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空气参数后会交由全屋智能主机进行分析,鸿蒙AI引擎再调用场景模型,在本地进行实时分析计算,形成最合理的决策,控制设备执行各类场景。比如,鸿蒙AI引擎检测到当前环境较为湿热,容易滋养霉菌,那么鸿蒙AI引擎会通过两张网络,直接打开美的空调,并将空气温度和湿度调节到合理范围内。整个过程全部自动化,无需用户主动处理,甚至不需要下载任何手机APP,过程完全无感。
这样的使用场景听起来很科幻,但是已经可以实现,只是需要更庞大的鸿蒙生态体系。目前鸿蒙生态仍在建设之中,格力董明珠虽说也要接入鸿蒙生态,但目前为止并没有相关产品落地。或许在智能化进程这一项中,美的又一次把格力甩在了身后。
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王成录曾表示,鸿蒙生态是一块大蛋糕,未来足以养活超过10个华为这样体量大公司。现在来看,全力押注鸿蒙生态的美的已经占据了先发优势,它有可能成为家电领域的“华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