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公司商汤交出上市后首份半年报,一份至少是最近五年来营收首次下降的财报。
8月25晚,这家公司发布的财报显示,其在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4亿元,同比下降14%。虽然净亏损收窄14%至32亿元,但调整后净亏损却暴增265%近26亿元。
受内外部因素影响,商汤的四大业务表现冰火两重天,核心的智慧城市板块接近腰斩,第一位置拱手相让,而表现最好的智能汽车营收增长近乎翻倍。在“两减两增”之间,商汤的业务结构也趋于优化。
尽管营收下降,亏损依旧,商汤依然保持了对技术的长期主义信仰,最近五年合计投入超过百亿,但这也将加剧其现金流的窘迫。搜狐科技初步估算,按商汤目前的烧钱速度,其所持的可用现金大概只能支撑两年。
毛利率降7个百分点,经调整净亏暴增
在财报中,商汤用“充满挑战”来形容今年上半年面临的环境。财报表示,商汤业务在三至五月份因部分地区疫情原因受到影响,但进入六月后已经看到较为明显回升。
受核心业务进展以及收入确认的延迟,商汤今年上半年的营收同比减少14%至14亿元,不足去年同期营收(47亿元)的三成,是其自2018年有财报数据以来首次出现下降,也意味着今年商汤的整体营收增长大概率将承压。
受此影响,商汤毛利由上年同期的12亿元下降22%至今年上半年的9.34亿元,降幅比营收更大还受到销售成本增加影响。财报显示,该期公司销售成本为4.8亿元,同比增长8%。这也导致商汤毛利率明显下降,期内为66%,同比减少7个百分点,为2020年以来最低。
同时,商汤依然处在巨额亏损当中,今年上半年净亏损32.1亿元,同比收窄近14%,主要受行政开支减少、财务收入增加等影响。但商汤经调整亏损净额为25.6亿元,同比增长265%。这主要受到优先股及其他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等扰动,该期合计规模为11.5亿元,相较上年同期下降超61%。
具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商汤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由上年亏损1.5亿元转为收益3.4亿元,但因在公司上市后,优先股自动转换为普通股而由金融负债转变为权益,优先股及其他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从上年同期的17.3亿元大幅下降至0.05亿元,而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下降至3亿元,同比减少近80%。
持续亏损,盈利缺乏预期,也磨灭了商汤投资者的信心。今年6月底,受大额解禁影响,商汤股价持续跳水,曾经一度超过3000亿港元的市值也跌破千亿,高估值神话破灭。截至8月25日收盘,商汤股价报2.35港元,低于发行价近40%,市值也仅剩下787亿港元。
智慧城市营收腰斩,智能汽车翻倍增长
受内外部因素影响,商汤今年上半年的四大业务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智慧商业和智慧城市业务营收均出现下降,但前者再次取代后者重新成为商汤第一大业务,智慧生活和智慧汽车业务则保持高速增长,对公司贡献明显加大。
商汤智慧商业板块主要为能源管理、工业制造、物流、交通、园区、零售、金融等行业提供软硬件产品服务,受疫情冲击,部分客户受限于封控措施而未能按原定计划完成商汤企业方舟产品的交付部署,导致该业务部分销售收入确认延后。今年上半年,智慧商业板块实现收入5.7亿元,同比下降12%;服务客户数512,同比下降19%,但单客户收入提高9%。
受同一因素影响,部分省市原定的智慧城市建设进度延后,商汤期内智慧城市板块收入同比大幅下降45%至4.3亿元。截至今年6月底,智慧城市服务城市数量为155个,其中今年上半年仅新增15个,增速有所减缓。不过,商汤表示,城市加快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的动力在疫情下愈发强烈,进入六月份以来,相关业务已开始较快恢复。
智慧城市业务营收大幅下降也使得其再次失去了商汤第一大业务的位置,今年上半年该业务占比为31%,相较上年同期下滑17个百分点,相较去年整年也减少15个百分点。而智慧商业营收因出现下降,占比同比仅提高1个百分点至40%,相较去年整年反而还下降2个百分点,但其相较较小的降幅也助其成为商汤的第一大业务来源。
商汤四大业务板块占比变化情况(%)
智慧生活和智能汽车业务则是商汤的增长亮点。商汤CEO徐立提到,新成立的智能汽车事业群与数字空间事业群发展迅速,充分释放智能汽车、智慧生活两大新兴业务的发展潜力,成为上半年的增长动力。
具体来看,智慧生活板块实现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98%,服务客户数183个,同比上升18%,单客户收入提高67%,面向手机制造商、移动应用及手游开发商、医疗机构等多条业务线实现了明显增长。
商汤是智能手机产业的头部AI软件供应商。截至2022年6月底,已累计有180多个手机型号的超过17亿台手机预装了商汤的各类AI算法,并完成并交付5款性能领先的AI传感器。在医疗领域,商汤开发的SenseCare智慧诊疗平台覆盖心脑血管、腹部、胸部等六大临床方向,落地了75家医院与医疗机构,协助医生分析了数百万人次的医学检查。
商汤开发的SenseMARS元宇宙引擎业务也实现商业化突破,服务了冬奥会、沙特顶级文娱活动吉达季、敦煌文创和故宫文化等场景,驱动小红书、微博等200多个APP实现元宇宙相关交互应用,覆盖空间面积突破1000万平米,包括120多个大型游乐园区、商场、银行、博物馆、机场、医院等,并生产了50多个交互式数字人。
商汤去年发布的SenseAuto绝影智能汽车平台商用进程也有较大起色,实现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71%,相对于去年的三分之二;客户达20个,同比上升54%,单客户收入提高11%。
今年上半年,绝影新增了300多万台量产车的定点函,智能车舱产品在众多合作车企车型中实现了量产交付,包括上汽、广汽、东风、比亚迪、蔚来、奇瑞等,取得了中国乘用车前装座舱AI软件市场行业第一的市占率,与广汽传祺、广汽埃安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合作的多个车型也将陆续量产上市。
这两大业务的高速增长也提升了其在商汤中的地位,智慧生活占营收比重从去年半年的9%上升到21%,而智能汽车则从4%上升到9%,两者今年上半年合计占比达到30%,使得商汤总体的营收结构进一步优化。
保持高投入,180亿元现金还能烧多久?
在营收下降情况下,商汤仍然保持高强度投入。今年上半年,商汤研发投入达到20.4亿元,同比增长近15%,占营收比重近146%,创下最近五年来新高。
过往数据显示,2018年到2021年,商汤研发投入分别约为8.5亿元、19.1亿元、24.5亿元、36.1亿元,占营收比重约为46%、63%、71%、77%。也就是说,从2018年以来,商汤累计投入近11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商汤研发团队今年出现了缩减。截至年6月底,商汤研发人才4093人,占比69%,相较去年底减少181人,同期商汤整体员工人数则减少了170人。
或是因人数减少,商汤人均研发效率继续提升,今年上半年研发团队人均生产模型数相较去年提高15%至6.8个,累计商用模型数提高40%至4.9万个。报告期内,商汤还新增2136项专利,专利资产总数达到12502个。
此外,商汤还在持续推动AI技术的工业化创新模式和AI模型的规模化量产。今年上半年已建成启用的AI超算算力规模超过2.5exaFLOPS(相当于15.8万个苹果A15芯片算力总和),相较2021年底扩大114%,投资56亿元建设启动的上海临港人工智能智算中心上线了1.745exaFLOPS的算力规模。
这使得商汤打造的人工智能底层基础设施SenseCore的能力达到新台阶。财报显示,商汤的超大基模型在ImageNet大规模识别任务中实现超90%精度,与谷歌、微软共同跻身世界前三;相较业界传统人工标注,基于大模型的自动数据生产线的数据自动标注速度提升600倍、成本降低至1/500。
徐立此前表示,当下应用需求大规模爆炸式增长,但有80%的应用在于低频的、长尾的需求,如果不能解决长尾需求,那么投入会非常大。“技术和应用的需求,最后生成的是对算力的本质需求,需要提供集中的大规模算力。”
而在商汤看来,人工智能在未来二十年将无处不在,是一个穿越周期的颠覆性技术,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依赖于坚持长期主义的定力。
但这种长期主义的坚持需要真金白银的支持。自成立以来,商汤由于持续投入,连年高额亏损,主要通过外部融资满足现金需求,去年底又在港股上市获得新一轮融资,合计吸金超过380亿元,“吞金兽”的威力不亚于造车新势力。
截至今年6月底,商汤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及结构性存款合计178.7亿元,相较去年底的217.9亿元减少近18%。按上半年近37亿元的烧钱规模(营业成本+销售行政研发开支),商汤目前所持现金大概只够用两年,且还是前述支出未来不继续大幅增长之下。
何时能够盈利对商汤而言显得至关重要,但它自己似乎也没有答案。商汤表示,有信心保持竞争优势,并将持续推动企业的发展和价值的提升,为公司股东创造更多的回报。
商汤讲述的AI故事,显然还需继续等待。